
許多家長都有同樣的困擾:每次讓孩子寫作文,就像打了一場硬仗。🙇♀️
孩子不是盯著白紙發呆、就是草草寫了三行便宣告:「我不會寫了!」😫
其實,孩子並不是沒有想法。相反的,他們腦中往往有許多畫面與感受,只是缺乏把這些經驗轉化成文字的能力。最常見的兩個難題是:
- 不知道如何開始——下筆的第一句往往是最大的障礙;
- 缺乏組織經驗——不清楚如何把感受、事件整理成一篇有邏輯的文章。
好消息是:寫作能力可以培養,且並非只能依靠死背範文。
透過適切的引導與練習,孩子不僅能克服「下筆困難」,還能發現寫作是一種把生活化為故事、讓自己被理解的過程。
在課堂中,我們運用多種方法,讓孩子逐步體驗到「寫作其實可以很有趣」。實踐的結果證明,哪怕是一年級的學生,也能寫出有內容、有情感、帶有創意的小短文,甚至開始享受「用文字說故事」的樂趣📖💡。
以下將分享幾個實際操作且效果顯著的做法,提供給家長參考,也希望能幫助孩子在寫作路上少一點挫折,多一份自信。
🏀從「結果」開始的故事,原來更吸睛?
有一堂課,老師用〈我的籃球夢〉引導學生思考「故事能不能倒著寫?」
這篇文章不是從主角怎麼進球隊開始講,而是直接從比賽的精彩瞬間切入!
👧🏻小學生說:
「老師,這篇課文怎麼一開始就把結局寫了?!」
「如果開頭就是結果,那最後一段還需要再寫嗎?」
透過倒敘法的練習,孩子們開始思考故事結構的魅力。用一個高潮開場,勾起讀者的好奇心,反而更想知道,主角是怎麼一步步走到這裡的?
📌課堂挑戰:
• 從順敘改寫成倒敘
• 練習運用對話、譬喻、感官描寫等技巧
• 打造「爆點開場」,吸引讀者一秒入戲🎯
✍️低年級的寫作魔法:從圖片開始,把句子說完整!
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,寫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是件不簡單的事。常常只是寫下:「我去醫院。」、「我在吃東西。」就卡住了,不知道要怎麼繼續。但只要運用「圖片教學法」,孩子就能從「不知道寫什麼」變成「想要寫很多」!🖼️✨
課堂上,老師出示一張圖片:一位小男孩站在健康中心量身高,旁邊有護士記錄,背景有身高量尺、牆上的動物圖案,畫面很溫馨。
👦🏻學生觀察圖片:
「他在健康中心量身高,站得直挺挺的,還笑咪咪的!」
有學生馬上注意到小男孩的動作與表情,也有人補充說:「護士阿姨在旁邊幫他看數字,他好像很期待知道自己長高了沒!」
老師從「人+地點+動作」這個簡單的結構出發,幫助學生開口說出句子,再進一步引導加入表情、情緒與原因,例如:
「他站得很直,因為想知道有沒有比上次高。」
「他笑咪咪的,因為護士阿姨說他長高了兩公分!」
「護士阿姨邊記錄邊說:『哇,你真的長高了!』」
在這樣的過程中,孩子不只是「看圖說話」,而是學會觀察細節 → 表達感受 → 建構敘述的過程。文字不再只是平面的陳述,而是有動作、有情緒、有想像力的故事表現。✨
短短一張圖,原本只有一句「我去量身高」,竟然變成了一段完整又可愛的小故事!孩子也會因為這樣的創作經驗,逐漸建立起寫作的成就感與信心。🚀
🦊狐狸與烏鴉的對話戲碼,竟然變身小劇場?
在寫作的過程中,很多孩子常常卡在「對話該怎麼寫?」或者「要怎麼讓角色看起來有感覺?」這時候,把文字演出來,反而成為最有效的寫作引導之一。
這次以經典寓言〈狐狸與烏鴉〉為素材,老師不只要孩子讀懂故事意思,更讓他們實際演出角色的情緒與動作!
🦊「酸葡萄哇!酸葡萄!沒有什麼了不起!」
🧒🏻孩子模仿狐狸的語氣,還加入:
• 手插腰👊
• 嘟嘴😗
• 氣呼呼跺腳😤
🎭孩子們把角色「演」進心裡,也「寫」進文章裡,透過加入肢體動作、臉部表情與情緒反應,讓文字不再平鋪直敘,而是開始有了畫面、有了溫度、有了生命。
🤹♀️問孩子:
• 狐狸說話時在想什麼?臉上有什麼表情?
• 烏鴉知道被騙後,會有什麼反應?
🌟這樣一步步引導下來,孩子不只是寫出句子,更是學會觀察、表達、還能「演」出故事情境。當文字變得有畫面、有情緒、有聲音,寫作就不再只是功課,而是孩子說故事、展現自我的一種快樂方式✍️💫
📖「我學會了○○」也能寫得超吸睛?
老師請學生寫一篇生活小故事,例如「我學會了游泳」,這原本是孩子們熟悉的題材,但以往的寫法總是千篇一律的從「第一次學游泳」開始,然後一步步敘述過程,最後才帶出結果。
一個寫作的小技巧,可以讓孩子嘗試用「倒敘法」重新詮釋故事內容。讓孩子開始思考:如果一開始就把「結果」寫出來,會不會更吸引人?
👧🏻:「我先寫出學會游泳的結果,再來補起因和經過……」
👦🏻:「我一開始就寫我游完整個泳池,這樣聽起來比較厲害,大家一定會想知道我是怎麼做到的!」
這樣的開場不僅讓文章更有張力,也激發了大家更多創意的發想。
這樣的開場讓故事更有張力與懸念,讀者會自然產生「他怎麼做到的?」的好奇心,想繼續看下去。並進一步引導孩子,在文章中加入各種修辭與細節,讓故事更有畫面感與臨場感:
• 比喻:我像一條魚一樣,在水裡自在的游動🐟
• 對話:「媽媽,我真的游起來了!」我興奮得大叫
• 感官描寫:水冰冰的,滑過身體,我的心跳像打鼓一樣快,整個人緊張又期待💦❤️
孩子們在過程中不再只是照著步驟交作業,而是真正在寫屬於自己的故事,有經驗、有感覺、有情緒的文字,才能真正打動人。
📌寫作,也是一種讓想法被看見的方式
寫作,不只是語文課本上的能力練習,它是孩子表達內心、理解他人、連結世界的重要方式。從觀察一張圖片開始,到寫出一段生動的情境描寫;從講述一個簡單的生活經驗,到創造出一個有情感、有畫面的故事。孩子們在這樣的過程中,悄悄地成長了。
他們不只學會了「怎麼寫」,更學會了:
- 如何說一個動人的故事
- 如何用文字看見世界的細節
- 如何透過書寫感受情緒、表達自己
這也正是寫作真正動人的地方:讓孩子在字裡行間找到聲音,我們不妨陪伴他們用圖片觀察、用身體演一演、或換個角度講故事,相信能從中找到自信,也走進屬於自己的文字世界。 ✍️